禪定境界、修證方法與四禪次第的完整修行指導
假裝自己發了平等普化心和同體大悲心,然後好像有了個靈感,也不知對不對。除了發心,業力和文字妄想外;現在的修行目標,其實就是消滅下面的五個壞習慣?!!! 1、肉欲——人界。2、鬥欲——阿修羅界。3、淫欲——天人界。4,注意力——初禪二禪天神界。5,苦情——三禪天神界。單從目標來看,就這麼簡單粗暴?
靈光台,你說的都對,你說的都對,按你的理解修行就可以了。
[關於禪定境界的體驗問題]
多杰扎西,你可以這麼認為的,對的。現在禪定是重新回到我們原來的狀態去。所以整個過程我們都曾體驗過,每個禪定境界都曾體驗過,所以我們是往回走的路。這麼接受你覺得修行更容易的話,那可以這麼接受。理論上的確也是如此的。但是從我們這個肉身狀態下重新修禪定的時候,是要捨棄肉身的這個狀態,這和他們從上往下墜落的狀態是不一樣的。所以障礙不一樣,墮落的時候是沒有障礙的,但是我們現在往回走是有障礙的,既有業障,又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。
打坐時,安住在不受這層身心影響的狀態,是不是就是您說的禪的狀態?
不是不受這層身心影響,而是把身心的影響給滅掉,這叫禪。你要說身心影響,他不是想不受到,你只能把注意力專注到某個地方。腿很疼,但是我就把注意力非常地專注到丹田處,不管腿疼,那也算可以。但是,最終還是要滅掉身心的影響,不是不受。
觀丹田法:注意力放到丹田
修行次第:
1. 消滅肉欲(人界習氣)
2. 消滅鬥欲(阿修羅界習氣)
3. 消滅淫欲(天人界習氣)
4. 調節注意力(初禪二禪層次)
5. 超越苦情(三禪層次)
禪定本質:回到原本清淨無染的狀態,消除各層次的執著和習氣
1. 注意力專注: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丹田部位
2. 不理身心:腿疼、雜念等身心干擾都不要理會
3. 持續專注:保持穩定的專注狀態,不被外界干擾
4. 逐步深入:從能專注開始,逐漸達到滅除身心影響的境界
5. 究竟目標:完全滅除身心的一切影響和干擾
初禪:離欲惡不善法,有尋有伺,離生喜樂
- 消除人界的肉欲
- 初步的專注和喜樂
二禪:無尋無伺,定生喜樂
- 消除阿修羅界的鬥欲
- 更深的定境和喜樂
三禪:離喜妙樂,正念正知
- 消除天人界的淫欲
- 超越苦情,進入更微細的樂境
四禪:捨念清淨,不苦不樂
- 完全的平等捨心
- 清淨無染的究竟境界
[本章節包含更多深入的問答內容,完整版本請參考原始文檔]
"現在禪定是重新回到我們原來的狀態去。所以整個過程我們都曾體驗過,每個禪定境界都曾體驗過,所以我們是往回走的路。"- TaiGuangLin 禪師